醫(yī)療器械分類及監(jiān)管標準比較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3-19
醫(yī)療器械的分類通?;谄滹L險等級、使用目的和監(jiān)管要求。以下是中國、美國和歐盟的主要分類方式:
中國(NMPA)
中國國家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(NMPA)將醫(yī)療器械分為三類:
1. 第一類:低風險,如外科器械、病床等。
2. 第二類:中風險,如血壓計、體溫計等。
3. 第三類:高風險,如心臟起搏器、人工關節(jié)等。
美國(FDA)
美國食品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(FDA)將醫(yī)療器械分為三類:
1. Class I:低風險,如醫(yī)用手套、繃帶等,通常只需一般控制。
2. Class II:中風險,如輸液泵、X光機等,需特殊控制。
3. Class III:高風險,如心臟瓣膜、植入式除顫器等,需嚴格審批。
歐盟(CE)
歐盟根據醫(yī)療器械法規(guī)(MDR)分為四類:
1. Class I:低風險,如非無菌器械、非測量器械等。
2. Class IIa:中低風險,如助聽器、輸液器等。
3. Class IIb:中高風險,如呼吸機、透析設備等。
4. Class III:高風險,如心血管支架、人工心臟等。
分類依據
分類通常基于以下因素:
- 使用時間:短期、長期或永久。
- 侵入性:非侵入、侵入或植入。
- 使用部位:體表、體腔或血液循環(huán)。
- 能量供應:是否依賴外部能源。
總結
- 中國:三類(I、II、III)
- 美國:三類(Class I、II、III)
- 歐盟:四類(Class I、IIa、IIb、III)
不同地區(qū)的分類標準相似,但具體要求和監(jiān)管流程有所不同。